史海撷珠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国民革命

知识归纳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初期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文化,后来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有陈独秀、李大钊等。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那时,中国仍然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各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各派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举行北伐战争。在革命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背叛革命,于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阶段,又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复习要点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爱国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崩溃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①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规定 ②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③黄埔军官学校的建立
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①“五卅”运动的省港大罢工 ②广东农民运动 ③广东革命政权的巩固
3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北洋军阀的溃败
  ①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 ②全国农民运动的高涨 ③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4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①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②汪精卫 “七·一五”政变

典型例题


1、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惩办亲日派卖国贼”
    解题思路:此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重在检测考生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应审清题目,从题干的限制条件“反帝反封建”入手,对所列四个选项进行辨析可知;只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体现了既反帝也反封建这一性质,故正确答案是A。
2、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解题思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标志”,对所列选项进行辨析。B,C,D三项是中共成立初期召开的,主要解决党内的相关问题,其中三大主要讨论与国民党合作问题,而决非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只有A项的国民党一大实现了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因为它从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方法,从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因而正确答案是A。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D.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
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属于(  )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C.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3、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后来又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的有(  )
  ①蔡元培②陈独秀③鲁迅④李大钊⑤胡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
4.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人民的要求主要包括(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⑤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5.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继续反对尊孔复古    B. 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
  C.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D.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
6.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人和地点分别是(  )
  A.陈独秀、北京  B.陈独秀、上海  C.李大钊、北京  D.李大钊、上海
7.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的直接目的是(  )
  A.防止革命统一战线的分裂  B. 消灭军阀陈炯明
  C.准备进行北伐战争   D.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9.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B.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C.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D.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配合
10.国民革命失败的含义指(  )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阵地是(  )
  A.《苏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12.新文化运动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3.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胜利成果是(  )
  A.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B. 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废除“二十一条”
  D.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4.五四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五四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
  B.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
  A.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
  B.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建设共产主义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6.下列中国工人运动中,时间最长的是(  )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省港大罢工
17.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  )
  A. 讨论同国民党合作  B.开展工人运动
  C.开展农民运动    D.发动北伐战争
18.北伐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于
  A. 北伐的目的  B.北伐的对象
  C.北伐的主力  D.北伐的手段
1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及对象分别是(  )
  A. 两湖战场、张作霖  B.两湖战场、吴佩孚
  C.江西战场、孙传芳  D.闽浙战场、孙传芳
20.国民革命运动的阶级基础是(  )
  A. 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段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二、阅读下列材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权,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二>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
  ①根据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纲领。
  ②上述革命纲领与以往政党提出的革命纲领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③中国共产党为实践最低革命纲领,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
2. [材料一]  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  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爱国斗争。……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回答: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②这次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性质怎样?
  ③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有什么特点?
  ④该事件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三、问答题
1.在国民革命中,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哪三次反革命政变(事变)?简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原因。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C 5.D 6.B 7.C 8.B 9.A 10.C 11.C 12.B 13.C 14.D 15.B 16.D17.A 18.A 19.B 20.D
二、阅读下列材料
1.①党的最高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即现阶段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②代表工农利益,彻底反帝反封建。 ③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不断掀起工农运动高潮等。
2.①1919年五四运动。 ②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无理地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④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起了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问答题
1.①三次事件: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许克祥发动的“马日事变”、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②外部因素:帝国主义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寻找代理人;蒋介石害怕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相勾结;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统一战线破裂。
③内在原因:共产党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①历史条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使党的建立有了思想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又在干部上和组织上给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工人阶级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
② 意义:见《中国历史》第三册132页。

↑STOP

dibu
    首页 教材介绍 资源列表 会员中心 学校介绍 管理进入 点此留言    

版权所有:史海撷珠  2004-2007

地址:福建省  QQ:328190092  邮编:365000

电话:13507591312 & nbsp; 传真:13507591312

苏ICP备07007691号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国民革命